- 简介:
-
这一讲主要讲解第一篇第一条第二段:肝虚的治法。按照原文,“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实际可以给它概括为“酸甘焦苦并用法”,或者叫“调补助益法”。第三段,用“虚实异治”把它作一个高度概括,对整本书的杂病治疗提出总的治则。(金匮要略)
-
第三讲 《金匮》的成就及贡献(2)
-
第三讲 《金匮》的成就及贡献(2)
- 00:35:52
- 1494次
-
第四讲 诊治杂病的辩证思维过程
-
第四讲 诊治杂病的辩证思维过程
- 00:41:21
- 1480次
-
第五讲 《金匮》对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
第五讲 《金匮》对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 00:56:13
- 1406次
-
第六讲 学习《金匮》的目的与方法
-
第六讲 学习《金匮》的目的与方法
- 00:49:23
- 1591次
-
第七讲 第一篇:概述 治未病条析
-
第七讲 第一篇:概述 治未病条析
- 00:37:24
- 1571次
-
第八讲 第一篇:论肝虚治法和虚实异治
-
第八讲 第一篇:论肝虚治法和虚实异治
- 00:51:55
- 2330次
-
第九讲 第一篇:论发病、预防及病因
-
第九讲 第一篇:论发病、预防及病因
- 00:51:03
- 1399次
-
第十讲 第一篇:论病机、四诊举例(1)
-
第十讲 第一篇:论病机、四诊举例(1)
- 00:43:46
- 2076次
-
第十一讲 第一篇:四诊举例(2) 论治原则
-
第十一讲 第一篇:四诊举例(2) 论治原则
- 00:50:45
- 1854次
-
第十二讲 第一篇:小结 第二篇:概述 痉病证治
-
第十二讲 第一篇:小结 第二篇:概述 痉病证治
- 00:58:01
- 158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