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首先讲了神的分类与概念。神的分类:一、精神,主要指病人的精神,也包括医生的神气,即喜怒哀忧恐等。二、生命活动的体现。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两精相搏,阴阳两精相互结合就产生了神,有了神才有了生命,所以两精相搏谓之神。诊断时切脉要切神,听声音也是听神,看眼色,看眼神都要考虑神。(黄帝内经)
本讲王洪图教授继续上一节详细讲解了心、脾、肺、肾的特点和所需,以及相关疾病所愈、所生、所持、所死推论疾病是加重还是减轻,甚至是死亡,必须先明确五脏的脉象。五脏的脉象概括说是肝弦、心洪、肺毛、冬石,无论哪一种脉都应该带有冲和之象,如果没有了冲和之象,病势也就比较严重了,详见本片。(黄帝内经)
本节讲藏象概述中素问的灵兰秘典论。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藏象,藏象就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其次介绍了《灵兰秘典论》中的十二脏之相使,主要讲十二脏腑之间是如何相互使用、相互为用、相互联系的,重点介绍了心、肺、肝、胆、膻。(黄帝内经)
本节首先详细论述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这三种方剂分别在什么病症下使用能产生效果。在湿热发黄的后面,有一些和发黄相鉴别的证候。阳明的血热证。“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这是阳明经脉血分有热。阳明病的辨证论治的辨证,辨中风、辨中寒。辨虚证和实证。郑声见于虚证,谵语见于实证。阳明病篇的最后一条,“阳明病,法多汗”,阳明病主要是里热里实的证候。阳明里热里实证,以多汗为主要特征。学习阳明病,主要学它热证和实证。(伤寒论)
本讲开始是关于“理论阐释”中的第三点,关于惊与恐的问题,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接着在“临证指要”中又谈到了七情致病治重理气,治疗七情致病重在于理气调神性问题,其中还又提到了一个以情相胜的问题。之后讲述了《调经论》,主要讲述病机的部分。先讲述了有余不足及其调治的问题、有余不足及其调治的原则。最后强调了针刺方法,并说到了暗示的问题,用暗示的方法使得病人精神集中,提高疗效的问题。(黄帝内经)
本节讲《伤寒论》原文张仲景为阳明病所写的概说,太阳病以“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提纲,提示太阳病的主要证候是表证,而表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阳明病的病因病机,阳明病的三种不同来路,形成阳明病后出现的三种结果,阳明病的三种类型。阳明病脉证:身热为第一个症状,第二个症状是汗自出。阳明病本证:“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伤寒论)
三焦湿热辨证论治的法则:湿热邪气侵犯人体,它的特点是弥漫三焦,阻滞气机。当然,它弥漫三焦的过程中,它还有一个中心部位,以某个部位为中心向三焦弥漫。比如说,初起湿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弥漫到上焦,阻滞气机。它主要因为在上焦啊,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调。肺的宣发肃降不好了,卫气宣发受阻,就出现卫外失司,所以它突出的是恶寒,身热不扬,热不明显。(温病学)
本节讲三阳病的最后一经病,少阳病的概说。首先谈少阳病的病变部位,少阳病的成因,少阳病证的基本病机,复习少阳的有关生理,从经脉、从脏腑、从阳气这三个角度来谈少阳的基本生理。胆腑。胆腑的生理功能我们用四句话来概括,这就是藏精汁,喜疏泄,主决断,寄相火。治疗少阳病的主要方剂柴胡剂。手少阳三焦,三焦的焦字,《六书》怎么说的。少阳的阳气,少阳病的特点和证候分类。少阳病的治法和治禁,少阳病禁汗、禁吐、禁下。(伤寒论)
首先介绍一下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的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来的,这个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它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叶天士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大凡看法”,就是一般来说,温病的辨证规律,是卫分证之后才是气分证,“营”分证之后才是血分证。“营”在这里,一个当“范围”讲,一个当“运行”讲,一个当“养份”讲,一字三用。(温病学)
本片首先讲解了“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提出了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组成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由于阴阳之气的多少而有不同的命名的问题。本片是从各个脏腑和阴阳四时之间的联系来研究藏象的,把人体和自然的四时作为一个整体,让时间和空间联系起来。(黄帝内经)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