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首先说到下焦的部位,又谈到饮酒而小便先下的问题。之后讲《灵枢•决气》。“决”是分别、区别的意思。“决气”,就是分别区别气血。首先区别开六气,然后再分别讨论六气每一气它们的生理和病理。最后又讲到了“理论阐述”和“临证指要”。“理论阐述”先是讲了关于气的概念,后又讲了津液的概念及其与精血的关系;“临证指要”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精脱者耳聋,第二点是气脱者,目不明。(黄帝内经)
本片继续学习“理论阐述”中的冲、任、督脉的循行问题。接着讲的是寒热病的炙法。再讲述了经络它们的不同的病证,经、十二正经的循行,还有十五络脉的需步行部位以及它们的病证等问题。这里先讲了经脉的作用以及十二正经的病证,并按顺序列举了十二正经。后讲了十五络脉,一级“络脉”色诊、望络脉作诊病的方法,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最后做了总结。(黄帝内经)
本片主要介绍藏象学说《灵枢•营卫生会》。首先具体的讲述了“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以及营气的生成。接着讲述了卫气运行、营气运行和睡眠的关系。最后“理论阐释”,总结了《内经》有关篇章的问题,讨论了营卫二气的运行问题,以及关于营卫的会合问题。(黄帝内经)
本讲接着上片中的内容,分别讲述了各个不同的病机,并对各种病机做了个总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但在临床辨证的时候应注意“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接着在“理论阐释”中提到了对十九条病机的理解问题和掌握病机的重要性及其方法问题。最后在“临证指要”中提到了脏腑病机及其临床意义的问题,并做了总结,较为广泛地论述了火热邪气的致病机理及其常见病证。(黄帝内经)
本片先讲了病因不同,所伤异位。在“理论阐释”中提出了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问题。这里的病因是按风雨、寒湿、七情三个来说的。接着在“临证指要”中提出了“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的问题,“三部之气,所伤异类”,说明邪气不同,所伤人体的病位不同。最后又谈到了虚邪的问题,这是“理论阐释”的低一点,第二点就是外感病的发病机理。(黄帝内经)
本片先讲了脉以胃气为本及五脏平、病、死脉的问题,提出了脉以胃气为本的四大理由:一、脉气根源于五脏六腑,胃为之本;二、脉中的血气源于水谷之气;三、从肺气附于胃气,推动脉气的运行;四、胃气能够运脏真之气于脉中。之后又谈到了脉以胃气为本的临床意义。接下来说的是虚里诊法的问题。最后是论述水肿、黄疸、胃疸、妊娠诊断要点以及肺逆四时。(黄帝内经)
本片先讲了病气传变及其机理,说到了外邪侵入人体首先侵入到皮肤,皮肤为人之表。接着谈到了“临证指要”的第一个问题,邪气所伤部位不同,症状表现各异。第二个问题,邪气留连,日久转化问题。最后讲到了积块病生成的病因与机理,它的临床表现主要就是肿块。(黄帝内经)
本节讲五常政大论(二)及至真要大论(一)。主要讲了三点:一、用药的常规,用药有它一定的常规和制度。二、各种治法的应用,“寒者热之”,就是说寒病用热药,用药物的热性来治疗寒病。三、什么是逆从、从治、正治、反治等,并举例说明。(黄帝内经)
本节讲素问的藏气法时论(一)。主要讲几点:一、讨论了五脏应时及其所苦之治法,“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二、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五脏与四时的关系,第二个是五脏所苦的治疗。三、讲到了脏腑病针刺与药食治疗,重点考虑到的是五输穴。五、提出了五脏所欲与五味的补泻问题。(黄帝内经)
本节讲素问的风论(二)。先讲述了饮酒过度,汗出而受风的问题,并讲到了风病汗出得特别多的原因,以及各种风病的病因和症状。接着在“理论阐释”中讲到了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总结了外感风邪所致的18种外感疾病,并将其归纳为四类。(黄帝内经)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