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是第五章《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先,讲一下概述。从它的合篇意义,本篇讲了两个病:中风病和历节病。这一讲主要分析的是中风病,包括中风病的概念、以及用脉象来推断病因、病机,最后讲了关于治疗方法的问题。不过由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有限,和现代发展后的病因学还是有距离的。(金匮要略)
这一讲开始讲第二十二篇:妇科杂病。本讲主要从五大方面来讲第二十二篇概述。分别是:一、什么叫做(妇人)杂病;二、仲景为什么要重视肝脾;三、心肾不交,心肾失济(的问题);四、由“因虚、积冷、结气”怎么“至有历年”,造成了“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五、对三十六病,再做了一次介绍。(金匮要略)
本讲将接着讲有关虚劳病的证治。首先解释一下关于“汗出而闷”的问题。汗出本身,就是心阳不足。因为汗为心之液,汗出为什么会出现胸闷?就是心阳亏损,伤及心阳了。介绍一个方子,能够主治气阴两虚证。最后,讲一下第十八条,虚劳干血,干血劳,以及“内有干血”形成以后的典型症状、临床表现。(金匮要略)
这一讲将主要介绍的是实热性满腹病的证治。第11条,讲的就是厚朴三物汤证。本义讲完了,说了大承气汤、厚朴三物的临床应用。两者相同点,用药都有朴、实、黄。接着介绍了第12条,大柴胡汤证。大柴胡汤的作用是疏利肝胆之气滞,荡涤肠胃之实热。另外讲了大承气汤证。最后对四个方证之间做一个鉴别。(金匮要略)
本讲将接着讲有关虚劳病的证治。主要讲解第十五条,就是肾气丸证。八味肾气丸,就是《金匮》的代表方剂。关于肾气丸方义,有两句很关键的话:“八味肾气丸补阴之虚,可以生气,助阳之弱,可以化水,乃补下治下之良剂也”。接下来,再要说的是炙甘草汤。作为心的气阴两虚证,是在炙甘草汤这个方子里面体现出来的。(金匮要略)
本讲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王雪华教授就有关外湿关节疼烦的方子的24条做一个具体的讲解。二、把有关外湿关节疼烦的5个方子统一作一个比较。三、暍病三个条文,什么是“暍病”?“暍病”的概念就是伤暑的意思,而不是大家通常知道的中暑。伤暑的特点,一定是在夏季,有严格的季节性。(金匮要略)
本讲主要讲解胸痹病的证治。首先来接着讲主脉,叫做“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主方是栝萎薤白白酒汤。它作为临床常用的主方,治疗胸痹、心痛。第一,符合我们分析的“阳微阴弦”的病因、病机。第二,针对它的典型证候,主症加兼症,所以它一定是作为主方、基础方。(金匮要略)
这一讲将继续介绍四水证治。上一讲主要讲的是其中的风水证治,这一讲讲主要介绍有关证治方面的皮水证治。26条,则对正水和风水进行了鉴别。它也涉及了两张方子,一个是麻黄附子汤,一个是杏子汤。在总结完关于皮水的证治之后,最后,讲解了气分病的一些知识。(金匮要略)
本讲接着上一次课把血弊病作一下小结,等于对上次原文分析,再作一下深入的理解。具体而言,讲述了历代对血弊病的认识,然后谈一下临床应用,证治等,这一篇第3个条文,则是讲虚劳病脉象的总纲。虚劳病,是“虚损、劳伤”的简称。接下来详细介绍虚劳病的辩证证治。(金匮要略)
本讲将讲解君、臣之间的配伍。主辅相侮的道理是“去性取用”,取麦门冬的润肺作用。关于“咳嗽上气”的部分,作具体的介绍。它的病情比较复杂,上、下、表、里、寒、热、虚、实皆有。通过条文的分析,首先说麦门冬汤证。麦门冬汤除了主治虚嗽以外,还主治虚喘。最后对第七篇做一个小结。(金匮要略)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