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恒之腑是指脑、髓、骨、脉、胆等(的)合称。脑的第一个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第二个功能是主藏元神。第二个问题讲脑的神明作用隶属于心主神明之下,就是脑与五脏的关系。髓是骨腔中一种膏样的物质。髓的化生功能如何与五脏密切相关,在五脏当中与肾关系最为密切。因为髓是由肾精所化生,所以髓的生理病理和肾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第三,讲女子胞。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主持月经。(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讲: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恒动观念。恒动观念是中医学用运动的观点或者叫动态的观点来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辩证观念是指用矛盾的、整体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这样一种思想。辨证论治是辨证、论治的全称,是辨证和论治两个术语构成。辨证,要通过四诊合参,经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揭示出病因、病位、病性、病机、机体的抗病能力,为论治提供依据和前提。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道理来组合方子。(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介绍了中医中关于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概念、体质的含义、体质的内涵,它强调了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强调人的体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体质必须是和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具体形式表现为人的形态、功能、心理状态。讲几个概念:体质、素质、气质、性格。体质与形态、体格和体型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主要介绍基本病理中的阴阳失调,用阴阳来分析疾病的病理演变。阴阳失调指的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它包括阴阳的盛衰、互损、格拒、转换或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它是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运动的升降出入关系失调的高度概括。(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中讲述肾的病机和胆的病机。首先讲肾的病机特点:虚多实少,纵有实邪,也是本虚标实;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呼吸、血液等功能异常。接着讲了肾的病理变化和肾与其他肝脏的关系。之后又介绍的六腑病机,胆的病机特点和胆的病理变化。(中医基础理论)
病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它包括阴阳的盛衰、互损、格拒、转化或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从气血失调来考察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一、气失调;(一)气虚;(二)气机失调:气陷、气脱、气滞、气闭、气逆。二、血失调: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出血。三、气血失调。(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讲述了一般病症的致病原因。一、外感病因——疠气和内伤病因——七情。首先讲述了疠气的基本概念,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并详细分析了疠气的致病特点: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特异性强,症状相似。疠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气候反常;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预防工作不好。二、内伤病因。第一个讲七情内伤。然后讲述了致病的内因——七情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生理意义的七情、病理意义上的七情、药物学的七情、七情和人的情绪的关系以及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脾第二个生理特性喜燥恶湿,根据气化学说、运气学说,规定脾和胃在五行中同属土。第三个特性,脾在五行与长夏气化相通,长夏湿气盛,脾主湿,长夏和脾同一系统。脾的生理病理,在气化上与长夏相通应。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生血、统血。第一个生理功能叫肝主疏泄。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这样的作用。第二讲肝主疏泄能够促进消化吸收。第三,它还能够维持气血运行。(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病因和病因学说的概念。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由果导因,问诊求因,审症求因。病因学大致分为四类,外感、内伤、病理产物和其他四类。第一节,外感病因。外感病因主要是指六淫而言的。六淫是六种正常气候的变化的结果。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1)要从邪、要从六气入手考虑;(2)还要从机体的正气,就是机体对六气的适应能力入手。(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介绍了肝的第三个生理特性,是“体阴用阳”。最后一个性质,叫肝与春气相通,也就是说,肝脏的生理功能,它的气化作用与四时之春气化相通、相适应。心与夏;肺与秋;脾与长夏同义。肾的生理功,肾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叫肾藏精。讲精的含义,精的来源和分类,讲精、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一促进身体发育。第二,主生殖繁衍。肾藏精的第三个作用,叫“化生血液”。(中医基础理论)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