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首先讲解审因论治的原则。然后讲第一章的第五个问题,是关于转归与预后的问题。最后用表格的形式把第一章讲的五个问题复习一下,特别是把原文的经典句式作为本篇的小结。另外讲了有关痉病的一些知识,包括痉病的四个特点:“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啮齿,可与大承气汤”。(金匮要略)
第十讲主要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制化、五行乘侮。讲授了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确立了中医学的科学观,用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来表述时空、自然、人体各类复杂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天地人三才一体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观,确立了中医学的方法论,建立五行分类方法来论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用五行学说来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发病的规律叫主时发病及疾病的传变规律。用五行学说来判定疾病的预后。(中医基础理论)
这一讲主要介绍的吐血和瘀血的证治及预后。柏叶汤,它的作用是温中止血。接着讲了泻心汤,对于热盛吐血,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效果好且快。黄土汤是温脾摄血的作用,赤小豆当归散,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最后根据具体的病症,又做了综合的比较。(金匮要略)
本篇讲述了《灵枢•本神》,神与脏腑的关系,伤神的病因及伤神的预防。神是指人体的全部生命活动及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最为高级的机能,其功能的完成要由多个脏器参与,心作为“君主之官”,是脏腑的核心,与神志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神虽分属五脏,与胆相关,但统主于心。1、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心和脑各自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但心对脑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心不仅为脑的功能活动提供充足的血液营养,心磁比脑磁强百倍,心脏磁场可以干扰、调控脑磁场而达到调控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目的。(内经)
“哕”指的是呃逆、呃忒,病机是中焦虚寒,虚气上逆,用吴茱萸汤治疗胃家虚寒的呃逆证。有形邪气的阻滞使膈气不降,膈气上逆而出现了呃逆。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治疗水邪阻滞,水结所造成的膈气上逆的呃逆。小承气汤治疗燥实内结造成呃逆不止。厥阴病的预后的好坏,主要和邪气的来路、和全身的状况有关,阴病见阳脉者生,阴病见阳证者生。厥阴病篇56条是有条理的,有两极转化,错综复杂的特点。(伤寒论)
少阴寒化证预后,邪气盛为主的可能会自愈,真阳衰微的是不能够自愈的。少阴病,下利,恶寒而踡卧;若利自止,手足温,是可以治疗的。阴寒内盛而没有阳气恢复,没法治了。少阴六死证。少阴热化证原因:病人素体少阴阴虚而阳盛,外邪从阳化热;少阴热化证的证候:一、黄连阿胶汤证,主证“心中烦,不得卧”,主要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二、阴虚水热互结证,猪苓汤适应证,小便不利、渴欲饮水、心烦不得眠。太少两感是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寒而发病,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四逆汤治疗。(伤寒论)
本讲主要按照热论展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状况讲述了以下几点:一、六经伤寒的向愈日期。二、六经伤寒治疗。三、热复、热遗及热病护理。四、两感于寒的病证及预后。五、伤寒的季节名称。(内经)
本片主要讲述痹症的深浅、易治、难治以及针刺治疗的一些原则。先说了各种痹症,如果不能及时、尽快地痊愈而拖延下去的话,都可以向内传变。后又谈到了五脏六腑之痹的治疗问题。接着在“理论阐释”里系统地论述了痹症的病因、病机、分类、证候、传变、治疗以及预后的相关内容。(黄帝内经)
高质量预后研究特征:1、模型简单粗暴,这才好用;2、货比三家,和既往模型相比更好,才是硬道理;等等等等
热就是指热病,或者说是发热性的疾病,主要是外感引起发热的疾病。本讲主要讲:一、热病的疾病范畴。二、热病的六经分证,传变规律、治疗原则。三、热病两感于寒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四、热病的热遗、热复,发生的原因与治疗。五、伤寒的季节名称。(内经)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