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本篇介绍了《内经》理论体系主要内容中的七个方面。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关于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疾病发生、变化机理的学说。疾病学说,论异常的生命活动,有两部分内容:病因病机、论疾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临床表现,及病证。诊法学说,论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疾病的诊断原理、诊察方法与判断法则。论治,主要阐述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失和的病理:阴不胜其阳,则阳热偏胜,可出现“脉流薄疾,并乃狂”等病证。若阳不胜其阴,则阴用事,而见“五脏气争,九窍不通。”“若阳气亢极,则将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危重状况。阳气在阴阳平衡协调中的主导作用:阴阳之间的关系互相为用、互相依存。阴阳之间互相平衡协调是健康的保证,但在阴阳平衡协调过程中,阳气起着主导作用。故课文强调指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这充分体现了《内经》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内经)
本节讲素问的宜法方易论。先说“异法方宜”,即不同的治疗方法适合于不同的地方。按不同的方位分别介绍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得到结论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物产丰富有区别,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导致了体质上的差异。最后还讲了杂合以治,即根据不同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来使用各种方法。(黄帝内经)
本片前一部分讲了关于痿病的治疗问题,独取阳明。在“理论阐释”中第一个问题是痿病的概念及其与痹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痿病的病因、病机。第三个问题是痿病的辨证分类。痿病的治疗一是独取阳明,二是辨证治疗,三是因时制宜。后一部分讲的是《水胀》,先例举了几个水胀的病名,又说到怎样诊断肤胀,它有什么证候、临床表现以及鼓胀与它们的区别。(黄帝内经)
本篇介绍了《内经》的沿革和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首先《内经》的沿革要从流传情况、存亡问题及其内容还有各朝各代的注家对它的解释这几方面来分析。从每个不同的朝代可以整体的看出《内经》整个的发展过程。对于《内经》学术体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自隋至清是第一个时期。在1922年恽树珏的《论医集》,1935年杨则民的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校刊》这半个世纪以来可以定为是第二时期。而后的近20多年,为第三个时期。从这些时期中通过不断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内经》理论的方法论是辩证法。(内经)
本片开始讲《痹论》,先是整体介绍了这一篇章,讨论痹证的病因、证候、分类及治疗原则。接下来先介绍了痹证是怎样产生的,接着又说痹证分成五种是怎么回事,后又讲了什么原因使得邪气停留在五脏六腑。最后又具体地讲了“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黄帝内经)
本片继续上片的四季养生要领,主要讲述秋冬季节的养生原则,接着讲到了顺应四时特点的养生和临床应用的问题。最后提到了“治未病”的问题,讲的就是预防、未病先防,并提到了指导养生防病和保健锻炼的问题。(黄帝内经)
本节主要讲上古天真论(三),主要讲了四点:一、生命阶段是用肾气来分析的。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乃至衰老各个阶段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讨论了肾主生殖与生理发育的问题,和关于天癸的问题。三、提出了冲任与妇科的月经、胎孕的病证问题。四、讲了养生水平的不同,不是讲的方法问题,而是修养问题。(黄帝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平人气象论》。本讲主要分为四大部分:1、辨脉诊病;2、尺寸诊互参诊察疾病;3、以证辨病;4、脉逆四时、脉从四时及脉证相反。(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化之根本,经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起画龙点睛作用,重点突出了未病先防。一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四时环境的适应,精神的保养,体格的锻炼,生活的规律等,都属于预防疾病的范畴。二是防止疾病的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内经)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