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湿热病辨治的概述,首先分析它的病因,再讲它的特点。温病的辨证纲领有卫气营血和三焦。从临床表现来说,湿热病初起,因为它是湿和热两种邪气,湿为有形之邪,热乃薰蒸之气,热和湿都是弥漫性的,热在蒸动湿,所以它侵犯人体,即使在体表,很容易向里弥漫。不仅弥漫在上焦手太阴肺,而且容易侵犯中焦,从始至终以脾胃为中心。所以即使是初起,它也有脾胃的症状,因为湿邪容易困脾。(温病学)
本讲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首先讲述了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他对学好《伤寒论》提出了三点要求:“分析病机,加深理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经常相互参照;“归纳总结、鉴别对比”;“汲取众长,不断进取”。此外,郝教授还推荐了研究“伤寒论学”几本书:《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条辨》、《伤寒来苏集》、是《伤寒贯珠集》。接着开始讲授六经病证的第一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的成因常见的是风寒外袭,病位主要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没有涉及到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的病变。(伤寒论)
本讲讲述了太阳蓄血证及其症候。太阳蓄血证:1.桃核承气汤证,一个是精神症状,其人如狂,这是因为血分瘀热循经上扰心神,使心主神志的功能失调所造成的。另外一个症状是少腹急结,这是由于瘀热结于少腹,瘀热结于下焦,使下腹部的气滞血结所造成的。2.“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太阳病到六七天的时候,表邪仍然存在,底下的脉证发生了变化,“脉微而沉”,脉沉提示了邪气已经入里了。3.太阳蓄血证是瘀热互结的证候,太阳蓄血证是瘀热互结于下焦的证候。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和血结于下焦,于是就形成了太阳蓄血证。(伤寒论)
本讲首先讲解审因论治的原则。然后讲第一章的第五个问题,是关于转归与预后的问题。最后用表格的形式把第一章讲的五个问题复习一下,特别是把原文的经典句式作为本篇的小结。另外讲了有关痉病的一些知识,包括痉病的四个特点:“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啮齿,可与大承气汤”。(金匮要略)
阴阳的基本概念是第一章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讲了气一元论和阴阳学说中阴阳的基本概念。这里具体阐述气的基本概念及医学含义,还有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气一元论基本观点。而气一元论在中医学当中的应用,确立了中医学的医学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防治观和中医学的方法论。另外还阐述了阴阳学说的形成。以及阴阳在中医历代文献里面的本义和阴阳的引申义。(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介绍了由他本人主编的《中药学》这一教材的绪言部分。在这一讲中,他重点讲授了中药、中药学和本草这三个术语的基本含义。相对而言,中药的绝大多数是天然药物,中药自古以来除了使用大量的天然物品以外,并不排斥一些化学合成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不管药物是否天然,是否出产于中国,当它用中医药的理论来认识,就可以成为中药。此外,本片还介绍了中草药的来历和含义。(中药学)
本讲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讲授了奔豚证。重点讲授了水气病的方证,谈到了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苓桂剂的方子。苓桂术甘汤治疗的是心脾阳虚,下焦水邪上逆,它的适应证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临床症状是心下悸,这是胃阳和水邪相搏的表现,是由于水邪阻遏中阳,使阳气不能外达而四肢厥冷,手足厥冷。此外,水气病还有一个方子是真武汤的适应证。(伤寒论)
本讲主要讲述了《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概念: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人体感受寒邪就可以叫做狭义的伤寒;“伤寒”,专指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和中医所说的“伤寒”含义是不一样的。“论”体裁是一种综述,是收集了众多医家探讨治疗外感病和治疗杂病的这种经验的集合。(伤寒论)
麻杏石甘汤的功效和用药特点,突出清肺卫之热,特别是肺热,同时以宣肺为主。在运用方面,主要使用基本依据是发热咳喘,苔薄黄,脉数。在随证加减方面,它反映出来一种基本的治法,一宣一清一降很多要进行加味。附方有个越婢汤,六两和八两的差别。柴葛解肌汤是二类方,治疗三阳合病。主证,外感风寒起始的病,在发展化热过程当中热象逐渐明显。从方义分析来看,整个方是一种辛凉的结构,表里兼顾,辛凉解肌,解肌透邪。配伍特点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寒热并用。(方剂学)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