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春温病邪气发于气分的第二个证型,热郁胸膈。发病的时候,表现为胸膈有热。临床表现是:身热,心烦懊憹,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身热并不很高,因为邪气部位不是很深,没有在脏腑,它在胸腔。所谓胸膈,就是膈以上的胸部,就在胸腔,没有进入脏腑,而且热邪也不重,所以体温不是很高,有热不高。但是因为它不在表,所以不恶寒,因为热势不盛,鼓动津液不严重,也无汗。他突出表现是心烦懊憹,坐卧不安,胸膈的热,扰乱心神,所以烦躁,但是热又不重,所以他烦躁不很厉害,就觉心里面难受,有一团热气。(温病学)
这一讲继续讲的是属于寒热错杂的半夏泻心汤证。这个方证就是上有呕吐,下有肠鸣,中有心下痞,不去治上,也不去治下,而从中焦治起,是用半夏泻心汤。然后对小半夏汤证、生姜半夏汤证和干姜半夏散证进行了比较。接着对哕证的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金匮要略)
本讲讲解百合病的证治,这个病从前面的分析来看,认为它属于心肺,因为百合的功效告诉你,它是滋养心肺的主要药物。所以,从病机上,落脚点放在心肺阴虚,但是我们认为,应当以心阴虚为主。然后介绍百合病的治法,及其涉及到的一些药物。(金匮要略)
外感热病,病后高热已退,但是余热未尽,形气两伤;治疗用竹叶石膏汤(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差后病篇”的最后一条,强调了病后应当节饮食的重要性。贯穿《伤寒论》始终的是保胃气、存津液。强调了保护人体的正气的重要性。《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小结。《伤寒论》以六经分证为纲领,把错综复杂的外感病分了六大类。六经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伤寒论)
这一讲主要介绍了血分、水分,水气病治则以及四水证治。介绍了什么是“血分”:月经的来源是血,经闭后发生水气病,显然是和血有关,因此叫做“血分”。水分,则是由水病而影响到血分。接着介绍了治疗原则。最后讲了有关四水证治的内容。(金匮要略)
辨证论治,春温病的发展变化很快,证型很多,也很危重,要结合具体证候讲。总的原则,总体上治疗,根据它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表现,有几种大法:如果初起发于气分,春温病没有明显的表证,卫分不是主要的。发于气分,有这么几种治法,用辛寒的药,适用于蒸热,所谓蒸热,就是里热蒸腾,热邪本身就从里向外蒸,肺、胃的热邪从里向外。(温病学)
这一讲讲历节病的证治。历节病的证治,在本篇的原文里,有风湿历节,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寒湿历节,用乌头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这个方剂的配伍,应该联系我们在讲湿病的过程中提到的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的作用,就是它有兼走表里,祛风除湿的作用,所以有扶正达邪的力量。(金匮要略)
今天所讲的是第八篇:《奔豚气病脉证治》。首先总结了上一篇讲解的内容,介绍了上次讲解涉及到的几个药方,然后进入了本次讲解的内容。其次,作了疾病的病证鉴别及病理的说明。接着讲了奔豚气病的证治,方子不能只说桂枝加桂汤是平冲降逆的方,奔豚汤为肝气奔豚所设,而且其方义里面,体现了肝解郁清热这方面,是很有独到之处的。最后根据相似的病症以及相应的病房进行了归纳区别。(金匮要略)
这一讲主要介绍的是痰饮治则、四饮证治。从痰饮病的形成来看,脾胃虚弱是本虚的问题。“温药和之”是痰饮病的治本大法,从代表方看,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就是温补脾、肾阳以化饮的代表性方剂,因此,也体现了本篇仲景的学术思想,是要解决脾肾阳虚的根本问题。接着讲了有关四饮的证治。(金匮要略)
湿热并重证候的发生,一种原因是中焦湿重于热发展而来。原因是,一种可能是体质是阳盛体质,阳气不虚,它有力量和邪气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阳气使湿邪逐渐地燥化,从阳化热。再一种可能是大量地使用温燥的药,辛温燥烈的药:半夏、厚朴、苍术,这类的药,湿邪就从燥化了,热就越来越明显。但是湿邪并没有完全解除,它还重,可是热也很重,就表现为湿热并重。表现的类型,是湿热蕴毒。在热病里边,毒是指局部红、肿、热、痛,或者溃烂。(温病学)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