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和戊是由肠道感染引起的为急性感染,乙、丙、丁为血液感染,有急性和慢性感染。中国的乙肝传染率比较高,属于乙肝高发地带。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器官移植、母婴传播、污染的注射器等作为传播途径进行传播。
本片介绍了农村常见中毒的识别和现场自救。中毒是农村经常发生的急症,因此掌握中毒急救知识非常重要。片中首先明确讲解了中毒和毒物的概念,其中毒物有剧毒和低毒之分;其次介绍了中毒的分类,包括工业毒物中毒、医用药物中毒、农药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等。接着介绍了中毒的发病方式有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两种。急性中毒必须在现场立即展开急救自治措施,否则病人就有生命危险。抢救急性中毒患者的前提是对中毒做出正确判断。判断是否中毒要按照四步判断法进行。
麻杏石甘汤的功效和用药特点,突出清肺卫之热,特别是肺热,同时以宣肺为主。在运用方面,主要使用基本依据是发热咳喘,苔薄黄,脉数。在随证加减方面,它反映出来一种基本的治法,一宣一清一降很多要进行加味。附方有个越婢汤,六两和八两的差别。柴葛解肌汤是二类方,治疗三阳合病。主证,外感风寒起始的病,在发展化热过程当中热象逐渐明显。从方义分析来看,整个方是一种辛凉的结构,表里兼顾,辛凉解肌,解肌透邪。配伍特点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寒热并用。(方剂学)
本片结合大量实际病例和图片对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做了系统的介绍。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约占总体重的16%,主要起到保护、感觉、体温调节、分泌排泄、吸收和代谢作用。皮肤病是常见病和多见病,在综合医院中约占门诊量的10%左右,而且性传播疾病和皮肤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来说,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以将皮肤病分为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相关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皮肤肿瘤、遗传性皮肤病以及不明原因的皮肤病。
本片主要介绍了儿童发热的概念、发病的原因以及防治的方法。造成发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当受感染的细胞开始繁殖病毒时,人体就会做出升高体温的反应来控制感染的扩大。另外,片中还介绍了给儿童测量体温的方法、儿童发生抽风的处理、治疗发热的药物、防止脱水和降温的方法,以及医生对发热患儿的检查。
败毒散用于痢疾初起有表证,又有寒热表证,又有痢疾里急后重,腹痛,一定得有脓血。整个配伍特点结合了人参,意义有两个方面,助正去鼓邪外出,防止防邪复入,同时有发散,但是不会耗伤真元,不会伤正气。辨证要点,它实外感风寒湿,而且属于表实证,加上体质因素,反映在症状上,主要是脉象。随证加减方面,围绕着邪、正虚的问题,以及外感风寒是挟湿的,这一特点来展开。常用的附方,用得较多的是荆防败毒散。(方剂学)
本讲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首先介绍了清热解毒药,详细介绍了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等重要的药材。清热解毒就是对于热毒的一种清解作用或者是对于与热毒有关的病证的一种治疗作用。清热解毒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疮痈肿痛、痢疾、咽喉肿痛、温热病、烧伤、烫伤、癌症。(中药学)
本讲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介绍了用于疮痈肿的清热解毒药的药材,具体介绍了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熊胆、野菊花、红藤、败酱草这一组药材。根据传统的用药经验,这组药材主要是用于疮痈。疮痈常在体表或者体内,初期以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是热毒郁结在局部,有一定的淤血阻滞的病证。(中药学)
本讲主要讲了如何望皮肤。皮肤的主要表现有皮肤发赤、灼热肿痛(叫做丹毒)、发黄、发黑、白斑。皮肤形态异常有肌肤甲错、硬化、干燥。皮肤常见的症状有斑疹、麻疹、风疹、瘾疹、水疱、水痘、湿疹、疮疡。同时还介绍了斑和疹的区别。(中医诊断学)
本讲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首先介绍了清热解毒药,详细介绍了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重要药材。例如,夏枯草有明显的降血压的作用,而且高血压患者有相当多数的属于肝火上炎引起的。最后,张教授对清热燥湿药就进行了概述。(中药学)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