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苏子降气汤体现了上下同治,标本兼顾,治上治标为主,它的表证很轻。临床辨证要点咳喘痰多稀白,胸膈满闷,呼多吸少,苔白滑,脉滑,是治疗上实下虚咳喘的常用方。降气的第二个方定喘汤,一类方,痰热壅肺,临床治疗表里同病,外有风寒,内有痰热的常用方。配伍特点:散收合方,宣降协同。运用方面,哮喘咳唾,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舌苔黄腻,脉滑数。(方剂学)
本讲,主要讲一下有关阴阳病毒的内容。阴阳毒病,就是在14条和15条两个原文上来表述的。从病因上说,都是感受时邪病毒,都属于一种急性发斑性的疾患;在临床症状上,都有发热、发斑、咽喉痛。只不过,阳毒有“唾脓血”,而阴毒没有。然后具体的讲一下阴阳毒病的证治。最后,用一个大表格来看一下第三篇的小结。(金匮要略)
本讲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讲授了祛风湿药的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这一节的药物既是祛风湿,又是清热的药物。祛风湿清是其基本功效,用于风湿痹症。接着具体介绍了防己、秦艽、络石藤、雷公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老鹳草等这些祛风湿清热药的功效和临床应用。(中药学)
本讲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继续上讲讲授了补气药——人参。人参除了大补元气和补脏腑之气的功效之外,还有补肾气、生津、宁心安神的功效。人参在临床上,历来还作为一个治疗阳痿的药。在当代临床上单用,对于老年性功能性的阳痿有明显的效果。儿童如果过多使用人参的制剂,会造成性早熟。古代医学家认为人参是七分属阳。三分属阴,偏于温补,能益气生津。此外,张教授还介绍了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等补气药。(中药学)
一贯煎是常用方,也是个名方。病机分析肝肾阴虚是基础,肝郁气滞是标,由此又造成了肝胃不和。症候分析为阴虚肝郁,肝胃不和。临床表现是肝郁化火犯胃,有胃气上逆、呕吐吞酸,是萎缩性胃炎阴虚型的首选方。治法为滋阴和疏肝相结合。配伍特点上体现了体用并调,又可以使全方补而不滞。证治要点方面,胁痛,吞酸口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随证加减,在胁痛突出时加力疏肝,缓急止痛。(方剂学)
本讲的主要内容是对支饮病进行病案分析。有关支饮的方子,主方是小青龙汤。具体分析了第37条到第41条,对各个方子进行了方义分析。最后,我们对第十二篇《痰饮咳嗽病》篇做一个全篇小结,包括有关对本篇的按语的部分。学习十二篇,首先从理论依据上,对水液代谢的问题,脾主运化的功能,复习了《内经》中的相关内容。(金匮要略)
这一讲继续介绍瘀血证辨治。对于活血化瘀药,应该结合瘀血的具体部位选择用药。本讲着重讲解瘀血在胸胁、脘腹和少腹部位上的选药。接着进行了第十七篇《呕吐哕下利病》的讲解,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介绍了呕吐的概念、成因和脉证,着重介绍了“胃反”。(金匮要略)
本篇讲述了《素问•太阴阳明论》,首先论脾脏四肢不用的机理,再论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四肢不用,指四肢不能正常运动。从总体而言,四肢之所以能正常运动,是由于它不断地得到胃中水谷精气的充养,然而胃中水谷精气“不得径至”于四肢,“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尽管致痿原因多端,涉及脏腑广泛,然而依临床所见,有脾胃所致痿证的比例比较大。(内经)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在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类,服药的时间比较长。配伍结构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益气升陷相结合,增强固摄力量。生脉散病机分析是气阴两伤,主治暑热汗多,久咳肺虚。功效是清补兼施,益气生津敛阴止汗。配伍基本结构体现了气阴兼顾。玉屏风散症候分析气虚引起表虚,表虚不固自汗。主治表虚自汗,治法方面,气虚益气,固表止汗,祛风胜湿、防御外邪。配伍基本结构体现了摄卫固表建个屏障,健脾益气治本,同时协助止汗。配伍特点以补为主。辨证要点主要是自汗。完带汤也是从固涩剂移过来的,不是以固涩为主。(方剂学)
本讲讲体制学说的应用。首先讲述体质学说在病机学当中的应用。主要从体质与病机从化、体质与病机传变之间的关系、体质与辨证三个方面讲述。“同病异治”,是指异病同治体质与治疗有密切关系,要充分考虑体质的作用。体质在治疗学的应用,一、个体化治疗,因人论治;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用药宜忌。善后调理,指治疗以后逐渐恢复健康的时候,或者平时体质不同,在选用合理的膳食结构的时候也要考虑。(中医基础理论)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