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第一讲第一个单元导论的目的要求是:了解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熟悉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重点就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什么是中医学的文化特征,它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这四方面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在了解这个基础上来掌握中医学形成的条件,来理解中医学学术思想的根蒂。(中医基础理论)
湿热病辨治的概述,首先分析它的病因,再讲它的特点。温病的辨证纲领有卫气营血和三焦。从临床表现来说,湿热病初起,因为它是湿和热两种邪气,湿为有形之邪,热乃薰蒸之气,热和湿都是弥漫性的,热在蒸动湿,所以它侵犯人体,即使在体表,很容易向里弥漫。不仅弥漫在上焦手太阴肺,而且容易侵犯中焦,从始至终以脾胃为中心。所以即使是初起,它也有脾胃的症状,因为湿邪容易困脾。(温病学)
本讲首先讲解审因论治的原则。然后讲第一章的第五个问题,是关于转归与预后的问题。最后用表格的形式把第一章讲的五个问题复习一下,特别是把原文的经典句式作为本篇的小结。另外讲了有关痉病的一些知识,包括痉病的四个特点:“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啮齿,可与大承气汤”。(金匮要略)
本讲主要讲述了分候的应用和原理,并重点强调了诊脉的方法:要明于脉理,严格操作,细心体会,将脉诊和其他的望闻问切结合起来,综合来进行判断。诊脉的方法有这样几点要说:第一个是时间,第二个是体位:1.指法;2.布指:又有交叉取脉,中指定关,疏密适当;3.运指;4.平息。诊脉的时候要从四个方面考察:脉位,至数,脉的形状及脉势。(中医诊断学)
本讲为了学习各论方便,把各论的各个项目、本教材和原来教材的一些区别及改良的方面简要提了一下。解表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辛温解表,适合于外感风寒证为主的。第二类,辛凉解表。第三类扶正解表。分别适合于针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类的,以及体虚外感。学习麻黄汤典型性意义有两个:历来把这个方叫做“伤寒正局”;它在我们方剂的君、臣、佐、使基本结构体现上最标准,四个药,非常标准,是基础方剂的一种典型结构。最后我们具体讨论麻黄汤的主证分析和功效的归纳,还有方解以及方常用的临床加减方法。(方剂学)
本讲首先讲解了阴阳五行的概说,阴阳五行既是医学基础的哲学部分,又有医学的具体内容。然后讲述了了《阴阳应象大论》,即阴阳与天地万物之象相应相通的问题。阳主升,阳主动阴主静,阴主藏,阴主降,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吸纳,相互发生作用。(黄帝内经)
理血剂适应的病证是血瘀证和出血证。第一节是活血祛瘀,用于多种出血证和多种瘀血证。引起血瘀的原因气滞、热结、寒、气虚、痰滞。第一个方桃核承气汤,是治疗血热互结的。血热互结形成瘀血,瘀热互结在下焦,逐瘀泻热,清热和活血、泻下相结合。下一个方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方法的代表方,是一类方,重点方。它病机是血瘀为主,兼有气滞的。治疗的病种有五大方面:头痛、胸痛;肝郁气滞;瘀血阻滞;瘀血化热;舌质暗红,脉涩。它配伍特点是气血并治,以活血为主的。(方剂学)
本讲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首先介绍了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详细介绍了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等药材。接着,张教授讲述了发散风热药的含义,最后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中药学)
本讲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首先介绍了清热解毒药,详细介绍了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等重要的药材。清热解毒就是对于热毒的一种清解作用或者是对于与热毒有关的病证的一种治疗作用。清热解毒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疮痈肿痛、痢疾、咽喉肿痛、温热病、烧伤、烫伤、癌症。(中药学)
本讲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继续上讲介绍了葛根的重要功效和临床应用。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提到了葛根能够治疗很多痹症,例如淤血闭阻引起的痹症,此外,在现代医学研究中,提出葛根有增加冠状动脉或者脑动脉的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功效。接下来,张教授还具体介绍了柴胡、升麻、淡豆豉这几味药。最后,对清热药进行了概述。(中药学)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