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本篇讲述了《灵枢•脉度》,“度”者,量也,测量的意思,主要内容是测量经脉的长度,因此称为脉度。本篇主要讲脉度与五官、七窍之间的关系及五官的生理功能。《灵枢 大惑论》,“惑”就是迷惑不解。主要介绍眼睛与五脏精气的关系问题,借以解释为什么会致惑。(内经)
本篇讲述了《灵枢•决气》,饮食进入人体,经过胃与脾运动的消化吸收后,转变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进一步化生为气、血、精、津、液等营养物质,对人体进行滋养,使生命活动得以延续;所以气血精津液是发挥营养作用的基本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营养作用,主要指气为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决气》),卫气具有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的作用,营气更是富含营养精微的水谷精气。(内经)
本篇讲述了《灵枢•本脏》。《灵枢•本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内经)
本篇讲述了《灵枢•本藏》,血气精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精源于先天,赖后天不断培育。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能反映脏腑气血盛衰。血属阴,气属阳,血与气互根互用。精属阴,神属阳,精能化气生神。血气精神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健康。因此,血气精神是《内经》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血足气旺精充神茂,是健康的保证。调养血气精神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主要讲阴阳之间的关系。(1)相互为用,相互依存:阴是内藏的精气,不断地起而供给阳气之用;阳气能保卫体表,抵御外邪,使机体固密,保护阴精的正常化生。临床可见“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2)互相制约: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阴不胜阳则阳偏盛,阳不胜阴则阴偏盛。(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间的和谐协调,是万物自身运动所形成的最佳状态。(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评热病论》,经文对阴阳交的病机、症状、预后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中病机为重要方面。从症状分析:汗出辄复热,是正不胜邪所致;不能食,说明里热燔灼,劫伤胃阴;狂言失志,是由于肾精受损,阴精不足,热扰神明;脉躁疾,是阴不制阳,邪热充斥脉道。从预后看,热留伤精“其寿可立而倾也”,说明病情严重、凶险,预后不良。整个疾病过程紧紧围绕阳热邪盛,阴精不足,阴精正气不能制服阳热邪气这一病机来认识疾病的严重性,强调了阳邪与阴精双方的胜负存亡在温热病转归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脉要精微论》,多种诊法合参。本段论述了切脉、察神、望色,以及审察脏腑的强弱和形体的盛衰,多法并用,彼此相参互证,才能全面把握病情、“决死生之分”。不同的症状,需要用不同的诊法去了解,如有病较明显地反映在神色方面,则需望而知之;有的脉象变化显著,则需切而知之;有的语声改变突出,及分泌物、排泄物气味则需闻而知之;有些病之隐情,则需问而知之。(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脉要精微论》,四诊合参的临床应用。四诊合参是将四诊而得的全部临床资料,以中医的整体观,进行综合分析,由表及里、辨别疑似、去伪存真、洞察本质、理清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有些病的病情复杂,会出现脉证不合或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实假虚、真虚假实诸证,临床时需充分运用四诊合参,仔细分析,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以去伪存真、抓住疾病本质。(内经)
本篇讲述《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气象论”,就是论述没有病的正常人的状态。因为古人把天地万物的变化都归结为气的运动,所以在人来说,亦用“气象”判断一个人是死是活,主要是看其有没有“气”。而对于人体来说,本篇的“平人气象”则是从呼吸和脉象上来考虑,更主要是从脉象上考虑。(内经)
本讲介绍了《内经》书名的由来,《内经》书名冠以“黄帝”,是一种崇古假托,也是汉代的时尚。它是经过整理而被认定的医学知识理论并被宫廷所收集。关于《素问》书名的含义,各家说法颇不一致。从各种说法来看《素问》正是从天地宇宙的宏观出发,运用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和论证天人关系及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确有陈源问本之意,可谓名实相符。(内经)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