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本篇讲述了《素问·咳论》,脏腑咳的辨治。本篇提出的咳病针刺治疗原则,虽然简单,但对咳病的辩证论治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由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在诊断时应既重视主证又照顾兼证,首先辨明咳之在脏在腑,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协调脏腑间关系的平衡为目的,后世医家在《内经》针刺治疗基础上,创制看不少颇具成效的方药。(内经)
本讲主要讲痹证。痹证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痹证起病一般不明显。疼痛呈游走性或有定处,有的为刺痛、或麻木、或肿胀。但部分患者起病有发热、□出、口渴、咽红痛、全身不适等症,继之出现关节症状。本病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肤经络。久病多属正虚邪恋,或虚实夹杂,病位则深入筋骨或脏腑。临床上可出现瘀血痰浊阻痹;气血亏虚;或复感于邪;脏腑损伤等病理变化。(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痹论》,五脏痹。根据病邪的偏胜,“痹”可分为:行痹、痛痹和著痹;根据发病季节分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按病变部位分为五脏痹和六腑痹。因痹证日久不愈,复感风寒湿邪,使痹证从筋、脉、骨、肉、皮等发展至与其相合的内脏,致内脏受伤,而相应出现,肝痹、心痹、肾痹、脾痹、肺痹等。也可由于气血内虚,阴精亏损、或阳气不运,邪气乘虚而袭,积聚于胸腹所致。(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痹论》,营卫之气与痹证发生的关系。痹证即由风、寒、湿外因引起。其邪气轻的侵犯皮肤,较重的侵入肌肉,更重的侵犯经脉,极重的入犯筋骨、脏腑。无论邪犯某部,首先必伤害营卫。因为营卫之气并行,内养脏腑,外溉百骸,营周不息,如果风寒湿邪交相纠葛、阻碍营卫的运行,特别是营卫之气运行四肢关节之处遭遇邪阻,邪正相搏,则发生痹痛。如果营卫之气旺,则邪不能为害,不致发生痹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相反地营卫之气衰,则风寒湿邪都能着而为痹,即谓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痿论》,五脏与五体的关系。脏与五体的关系: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1、心脏:循环系统中的动力。2、肝脏:人体中最大的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3、脾:网状皮系统,位于腹腔左上方,位于腺胃右侧,呈不正球形。4、肺: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肺为华盖。魄之处,气之主,五行属金。5、肾脏:主要排泄器官,左右各一,腰椎骨两边。也叫腰子。(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痿论》,痿症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导致痿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基本病机是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如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辨证主要分清虚实,明确病位。治疗虚者宜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实者清热化湿,祛痰活血。要重视“治痿者独取阳明”,调治脾胃。临床区分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亏虚、肝肾亏损证辨治。(内经)
本篇讲述了《灵枢·水胀》。水胀,是以体内水液运行障碍,导致腹部胀满,眼睑及下肢浮肿为特点的一种病证,又称水肿。本篇分别讨论了水胀以及与水胀有类似症状的肤胀、臌胀、肠覃、石瘕诸病症的病因病机、症状、鉴别诊断、治疗等。水胀与肤胀不同,前者腹腔有水,皮下无水,故按之不留压痕;后者腹腔积气,水窜皮下,所以腹部叩诊呈鼓音状,在伴有全身高度水肿的同时,腹壁触按可留压痕。鼓胀身肿腹大虽与肤胀同,但其腹腔内有积水,尤其是腹壁望诊有“色苍黄,腹筋起”的显著特征。(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脉要精微论》,多种诊法合参。本段论述了切脉、察神、望色,以及审察脏腑的强弱和形体的盛衰,多法并用,彼此相参互证,才能全面把握病情、“决死生之分”。不同的症状,需要用不同的诊法去了解,如有病较明显地反映在神色方面,则需望而知之;有的脉象变化显著,则需切而知之;有的语声改变突出,及分泌物、排泄物气味则需闻而知之;有些病之隐情,则需问而知之。(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脉要精微论》,四诊合参的临床应用。四诊合参是将四诊而得的全部临床资料,以中医的整体观,进行综合分析,由表及里、辨别疑似、去伪存真、洞察本质、理清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有些病的病情复杂,会出现脉证不合或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实假虚、真虚假实诸证,临床时需充分运用四诊合参,仔细分析,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以去伪存真、抓住疾病本质。(内经)
本篇讲述《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气象论”,就是论述没有病的正常人的状态。因为古人把天地万物的变化都归结为气的运动,所以在人来说,亦用“气象”判断一个人是死是活,主要是看其有没有“气”。而对于人体来说,本篇的“平人气象”则是从呼吸和脉象上来考虑,更主要是从脉象上考虑。(内经)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