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本讲主要讲述病证,首先是关于疾病的概念的问题。本片专门讨论热病问题,首先讲到的就是伤寒。伤寒无论狭义还是广义,都是由于外感邪气引起的,都是发热症状,也就是热病,这是“理论阐释”的第一个方面。第二方面是关于热病的预后问题,讲了六经热病症状以及治疗法则,又提出了饮食护理问题。(黄帝内经)
本片首先指出了一个误区:“阳邪就得伤人体之阴,阴邪就得伤人体之阳”。寒为阴邪也伤人体之阴,所以有“伤寒形”之说。热为阳邪也能伤人体之阳,所以有“热伤气”之说。在一定条件下食物都可以向它的对立面转化。(黄帝内经)
这节讲温病与伤寒辨治的区别。他这句话是这么说的:“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语气非常重。什么意思呢?说温病和伤寒都是外感病,外感邪气对人体的损伤无非是营卫气血。所以温病和伤寒发病以后,都是营卫气血的损伤,寒也伤营,温也伤营,寒也伤血,温也伤血,伤寒温病都有营卫气血的损伤,这点是一样的。伤寒是寒邪伤营,它出现什么证候?怎么治疗?太阳病的寒伤营是什么表现呢?(温病学)
第二条里面讲到,“在表初用辛凉轻剂”,这是大法。第三条主要讲湿热邪气和风邪、湿邪互相搏结,会出现什么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最后又把湿热病和伤寒加以区别。(温病学)
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本书互为羽翼,堪称姊妹篇。这两本书都是祖国医药伟大宝库当中的四大经典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为了全面继承、发扬这一份宝贵遗产,开篇的绪言讲四个问题:第一,《金匮要略方论》的性质与沿革。第二,就是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体例。第三,有关本书的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最后,讲一下学习目的和方法。这一讲则是对第一个问题作简要的说明。(金匮要略)
因为《伤寒论》里边提到了温病,所以后世的医家一般都认为伤寒法就包括了治温病,《伤寒论》里边的所有治法也包括了温病在内,这个也是事实。其实应该说温病学的形成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有所发展。温病学派真正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是在明代和清代,明代的后期,特别是清代的中期,乾隆以后,温病学这时候真正地形成了,而且形成以后发展得很快。所以,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温病学)
温病的概念,其中包括了温病的概念、特点、范围、分类、温病和伤寒的关系、温病和温疫的关系。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它的内涵,本身是急性热病。这里边有几个区别,外延要引申,首先强调它是外感病,不是内伤杂病,因为对疾病大的分类,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首先它是外感病,不是内伤杂病,排除了一大类。在外感病里边,又有伤寒和温病两大类,伤寒是外感寒邪,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这就排除了伤寒,它是除伤寒之外的外感病。(温病学)
叶天士讲:“温邪则热变最速”,因为温邪本身就是热邪,它性质就是热,所以它变化很快,它不需要留恋在表。热邪侵犯到体表,腠理是开泄的,所以它可以很快就进去,不需要留恋的过程,所以它变化很快,表证很快就入里。看温病,温病不管是逆传心包营分,还是顺传阳明气分,总而言之,在津液消耗的前提下继续消耗。在传变的过程中,它既耗伤津液,也耗伤阳气,以津液为主。这也是三阴病。(温病学)
本讲为了学习各论方便,把各论的各个项目、本教材和原来教材的一些区别及改良的方面简要提了一下。解表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辛温解表,适合于外感风寒证为主的。第二类,辛凉解表。第三类扶正解表。分别适合于针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类的,以及体虚外感。学习麻黄汤典型性意义有两个:历来把这个方叫做“伤寒正局”;它在我们方剂的君、臣、佐、使基本结构体现上最标准,四个药,非常标准,是基础方剂的一种典型结构。最后我们具体讨论麻黄汤的主证分析和功效的归纳,还有方解以及方常用的临床加减方法。(方剂学)
小青龙汤和止嗽散都是属于一类方。小青龙汤的主治证候的病机分析是外感风寒表实,引动了内在的寒饮证。方义分析为发汗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姜(干姜)、辛(细辛)、味(五味子)的组合,体现出很重要的一个基本结构。从运用方面来看辨证要点,主要是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随证加减就是围病机的几个方面特点,表寒的轻重,结合《伤寒》方里的一些用药特点来进行。附方有一张比较重要的是射干麻黄汤,主要是作为附方对比正方来掌握它功用主治的特点就行了。(方剂学)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