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本讲主要讲了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气血同病等证候。一、血瘀证:血液运行不畅或有瘀血停留而出现的症候。二、血热证:火热内迫于血分、血液。三、血寒证:寒邪客于血脉而血行不畅。四、气血同病:气和血、虚和实夹杂在一起的一个复合证。常见证型:1、气滞血瘀证:既有血瘀又有气滞的证候表现。2、气虚血瘀证:气不能运血就出现气虚血瘀。3、气血两虚:气不能控制血液运行。4、气随血脱证:突然失血、亡血,亡血很快也可能就出现气脱。(中医诊断学)
本篇讲述了《灵枢•决气》,饮食进入人体,经过胃与脾运动的消化吸收后,转变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进一步化生为气、血、精、津、液等营养物质,对人体进行滋养,使生命活动得以延续;所以气血精津液是发挥营养作用的基本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营养作用,主要指气为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决气》),卫气具有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的作用,营气更是富含营养精微的水谷精气。(内经)
本篇讲述了《灵枢•营卫生会》,共分四部分内容1、上焦之气的特点;2、中焦之所出;3、下焦之所出;4、三焦所出之气的质态。中焦之所分及营卫汗血的关系。一般来看,血与汗似不相涉,但血汗同源,气化相通,故血与汗的关系实密不可分。血与汗通过津液作中介而相互影响。津血同源而异流,在运行输布过程中,可以互渗互化,即血渗络外而为津,津还络中而为血。由于血与汗可以互渗互化,而汗又为津液蒸化出于体表而成,所以血便通过津液而与汗发生密切关系。(内经)
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又外感湿热邪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面色苍指的是什么?面色青暗晦滞,脸发青、发暗,没有光泽。因为平素是阴虚火旺,津液不足,血液运行涩滞,所以面色晦暗,没有光泽。这种体质的人,素体阴亏,所以治疗过程中就要顾护津液,要注意保护他的津液,不要损伤津液。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温病学)
本篇讲述了《灵枢•邪客》,津液的作用。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津液以水为主体,有很强的滋润作用,含多种营养物质,有营养功能。津较清稀,含水量多,其滋润作用大于液,液较稠厚,营养丰富,其营养作用大于津。分布于体表的津液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滑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进入血脉的津液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血液充足,环流不息。(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生气通天论》,本节将人之阳气类比天之太阳。天之阳气,能使天体运行不息,蒸腾温养万物,使万物生长化收藏。人之阳气具有抗御外邪,护卫生命,促进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五脏气机的运行,津液之气化,均赖阳气的温煦和推动。可见,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重视阳气的观点影响后世医家,成为温补学派的理论渊源。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中据此提出了“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大宝论》)的著名论点。(内经)
这一讲主要讲解问饮食口味。问饮食口味就是询问病人有没有口渴和饮水、食欲和食量以及口中有没有异常的气味这样一些内容。如果在饮食口味上出现了异常,主要是提示津液的盈亏、脾胃运化的失常。口渴和饮水主要提示了津液的盈亏,食欲与食量主要提示脾胃运化的功能。同时饮食和口味又能够反映全身的寒热虚实状况。第一大点是问口渴和饮水,它们密切相关,但是不完全相等。(中医诊断学)
辨证要点,实火上炎和湿热下注。根据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种,相对的辨病,病机的变化要有所加减,加味。左金丸是二类方,病机是肝郁化火,肝火犯胃,也是一种肝胃不和的反映。功用体现的治法,清肝泻火、和胃降逆相结合,和胃降逆止呕。方义分析是黄连和吴茱萸的关系及用量。配伍特点,清肝比较平和,兼有和胃降逆作用。苇茎汤主治肺痈,治疗风热疫毒侵犯肺脏,导致了肺脏气机壅滞,宣降失常,津液凝聚不布,聚而为痰。(方剂学)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