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第一讲第一个单元导论的目的要求是:了解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熟悉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重点就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什么是中医学的文化特征,它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这四方面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在了解这个基础上来掌握中医学形成的条件,来理解中医学学术思想的根蒂。(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的基本概念是第一章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讲了气一元论和阴阳学说中阴阳的基本概念。这里具体阐述气的基本概念及医学含义,还有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气一元论基本观点。而气一元论在中医学当中的应用,确立了中医学的医学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防治观和中医学的方法论。另外还阐述了阴阳学说的形成。以及阴阳在中医历代文献里面的本义和阴阳的引申义。(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主要介绍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发展。重点是要求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发展的过程,大致历程。中医理论体系,从《黄帝内经》初步建立起完整理论体系,随后不断地完善、修正和发展,经历了晋隋唐继承总结、形成理论,宋金元形成学术流派、明清中期建立新的体系,补充和完善了《内经》和近现代西学东进、中医现代化的四个时期。(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首先讲膀胱的生理功能:一、贮存尿液。二、排泄尿液。下面讲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是六腑之一。第三强调讲述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的生理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是通行水道。最后讲三焦的生理特性。一是“上焦如雾”、“上焦主纳”、“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二是“中焦如沤”、“中焦主化”、“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三是“下焦如沤”、“下焦主出”、“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中讲述脾的病机和肝的病机。讲到了脾的病机特点:消化功能减退、气血生成不足、水液代谢失调,接着讲了脾的病理变化和脾与其他肝脏的关系。之后又介绍的肝的病机特点: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和肝的病理变化。(中医基础理论)
讲了阴阳学说的医学意义,阴阳的基本含义,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关联性,用阴阳划分事物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阴阳对立,其意义旨在:为中医学奠定了一分为二的辩证观,为中医学提供了二分法的分类方法。另外讲解了阴阳互根的含义以及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的意义。第一,奠定了中医学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问题;二,指导了古代的医家创造了一个最著名的治疗原理,张景岳左归和右归的平补原理。(中医基础理论)
本节主要讲病因(痰饮)。首先讲劳逸失度。过劳,在中医病因学里面分为:一、劳力过度;二、劳神过度;三、房劳过度。下面讲第三节病理产物:一、痰饮的概念;二、痰饮的病证学含义。无论是外感病因或者是内伤病因,都可以导致五脏系统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失调,而形成水液代谢产物,即痰饮;三、痰饮的致病特点:阻碍经络气血,阻滞气机,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神明,症状复杂,变幻多端。(中医基础理论)
本篇主要讲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第一节,气。第一、气的医学含义,人体之气的存在形式,气的生成过程;第二、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固摄血液,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等,固摄精液,固摄经、胎,固摄脏腑经络之气。以及气化作用。气、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转化过程,把它们抽象出来。第三,讲气的运动。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寓降,降中寓升。(中医基础理论)
首先,我们讲暑邪的概念,暑邪独见于夏令。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性炎热、暑性升散、暑多夹湿。其次,湿邪,湿邪所导致的疾病称之为外湿病。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邪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致病特点是易于伤及人体的下部。下面讲燥邪,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六淫当中最后一个邪气叫火邪,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火性燔灼、火性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和动血、易致肿疡、易扰心神。(中医基础理论)
第十讲主要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制化、五行乘侮。讲授了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确立了中医学的科学观,用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来表述时空、自然、人体各类复杂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天地人三才一体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观,确立了中医学的方法论,建立五行分类方法来论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用五行学说来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发病的规律叫主时发病及疾病的传变规律。用五行学说来判定疾病的预后。(中医基础理论)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