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本讲中讲述脾的病机和肝的病机。讲到了脾的病机特点:消化功能减退、气血生成不足、水液代谢失调,接着讲了脾的病理变化和脾与其他肝脏的关系。之后又介绍的肝的病机特点: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和肝的病理变化。(中医基础理论)
第十讲主要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制化、五行乘侮。讲授了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确立了中医学的科学观,用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来表述时空、自然、人体各类复杂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天地人三才一体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观,确立了中医学的方法论,建立五行分类方法来论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用五行学说来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发病的规律叫主时发病及疾病的传变规律。用五行学说来判定疾病的预后。(中医基础理论)
这一讲主要讲的是:一、内燥和外燥的关系。外燥是感受六淫的燥邪而来,表证为: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脏腑孔窍失其濡养,表现为干燥枯涸的病理变化。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是阴津、精血亏损。二、内火,内火为火热内生的又称,是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而至火热内忧,功能亢奋的病理变化。三、脏腑病机,学习脏腑病机在于应用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等基本规律来理解脏腑在病因作用下是怎样发生阴阳气血失调的。(中医基础理论)
本讲主要讲脏腑辨证。一、脏腑辨证的意义:1、是八纲辨证的深入,重点是辨明病位;2、是一个完整的证候,既辨了病位,特别重点的是辨病位,又要辨它的病性,有了病位和病性两个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完整的证名。二、学习方法:1、就是我们讲的这些脏腑辨证;2、一定要辨清前面讲的病性辨证。心病的证候分类分为虚和实两大类,具体分为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中医诊断学)
首先讲眼的生理功能:视觉功能,目为神窍,目与脏腑关系。耳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司听之窍、听觉、平衡。肾开窍于耳,耳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男性的前阴具有排尿和生殖的功能,女性的前阴还有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功能。前阴为肾之所司。后阴又称肛门、下极、魄门,主要生理功能是体现大肠的传导功能,肾主后阴。然后简单介绍五脏的外华。最后讲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第30讲:脏与脏之间的关系。首先讲心与脾的关系。心和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和血液运行方面,第二,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行血与藏血,二表现在神志上;第三,心和肾的关系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第四,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的关系,气和水的关系。第五,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方面,第二表现为血,就是血液运行方面。最后,肺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水液、呼吸、阴液方面。(中医基础理论)
本节讲藏象概述中素问的灵兰秘典论。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藏象,藏象就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其次介绍了《灵兰秘典论》中的十二脏之相使,主要讲十二脏腑之间是如何相互使用、相互为用、相互联系的,重点介绍了心、肺、肝、胆、膻。(黄帝内经)
本片首先指出了藏象是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治必以诊断为基础,落实到病位上才能正确的实施。接下来讲解了《素问·五藏别论》,它是以五脏为中心进行研究的,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气血津液、形体官窍是一个系列。重点讨论了以藏泄划分脏腑的标准。(黄帝内经)
首先讲脏象和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其次是脏器与脏腑、脏腑和脏象、脏腑的概念,脏腑的本义是指五脏。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那么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它们的生理特点叫藏精气。再次讲脏象的方法、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最后讲这一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五脏。我们在这里先讲心及心的生理功能。(中医基础理论)
本节讲素问的灵兰秘典论(二)。脾胃者,仓廪之官:补助全身生理活动的需要;大肠者,传导之官:传导水谷糟粕;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具有生殖的功能,功能十分强大;三焦者,决渎之官:使人体水液正常的代谢;膀胱者,州都之官:存储津液,排除津液。用官职比喻十二个脏腑,强调整体协调这个问题。(黄帝内经)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