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通知 |
订购
会员中心|
学术中心
通知 |
本篇讲述了《素问•太阴阳明论》,探讨了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脾胃的相互关系,说明脾脏、脾经的作用,以及脾胃的关系,最后讨论脾病四肢不用,这里面和脾脏有关,也和脾经的转输有关,所以内容集中在太阴和阳明方面,故名“太阴阳明论”。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点太阴阳明生病而异的原因;第二点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第三点脾不主时这个问题。(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太阴阳明论》,胃及脾脏作用。脾主运,胃主纳,二者虽然生理分工不同,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密不可分。基于脾与胃的密切关系,言脾必然及胃,论胃也必然及脾,脾与胃常常合而论之。正是由于人体出生之后,其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依赖于水谷精气,而水谷精气的化生,有依赖于脾胃纳运的相互配合,二者缺一不可。(内经)
本篇讲述了《素问•太阴阳明论》,首先论脾脏四肢不用的机理,再论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四肢不用,指四肢不能正常运动。从总体而言,四肢之所以能正常运动,是由于它不断地得到胃中水谷精气的充养,然而胃中水谷精气“不得径至”于四肢,“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尽管致痿原因多端,涉及脏腑广泛,然而依临床所见,有脾胃所致痿证的比例比较大。(内经)
本讲主要讲述了《素闻•太阴阳明论》,对“脏腑各因其经,受气于阴阳”这句话进行了讨论。也就是说从五脏或者六腑以及十二经脉应该和足太阴脾经是相关的。经脉与脾经的联系只有胃经,而脏腑和脾经的联系也仅仅是胃、肠、脾本身。接下来论述了《灵柩•本输》,论述了脏腑的配合关系以六腑的作用。(内经)
第一讲第一个单元导论的目的要求是:了解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熟悉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重点就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什么是中医学的文化特征,它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这四方面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在了解这个基础上来掌握中医学形成的条件,来理解中医学学术思想的根蒂。(中医基础理论)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知识产权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